西北师范大学“十一五”学科建设规划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09-04-10浏览次数:185

   为更好地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及社会发展的要求,大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积极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逐步形成学校知识与科技创新体系,进一步推动学校向综合性有特色教学研究型大学目标迈进,根据《西北师范大学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特制定本规划。

一、十五期间学科建设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

十五期间,通过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学校建成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重点学科13个,校级重点学科19个,省级以上人才培养基地5个,初步形成了较为合理的学位授予体系,涵盖了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等9个学科门类,25个一级学科,部分学科在国内领先。

学科梯队得到了加强。共有教学、科研人员1208人,其中:教授187人、副教授327人,165人具有博士学位,482人具有硕士学位。有博士生导师52人,硕士生导师375人,共享两院院士2人,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56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2人,一级学科学术团体理事以上国家级专家35人、省部级专家71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8人,省部级专家19人,甘肃省333”555”科技创新人才70人。

科学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十五期间,科研经费总量为9000余万元,其中纵向科研经费5200余万元,横向科研经费3800余万元,年均科研经费1800万元;《SCIE》收录论文数排名居全国高校前60名,师范院校前10名;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172项,其中人文社科类157项,获奖数量和级别在全省高校稳居第一,自然科学类15项;应用开发研究有较大进展,科技成果转化有所突破。

学位点建设取得了历史性突破,研究生教育得到较快发展。十五期间,新增教育学和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新增博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2个,博士学位授予权二级学科24个,使博士学位授予权二级学科总数达到26个;新增硕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9个,硕士学位授予权二级学科66个,使硕士学位授予权二级学科总数达到92个;有教育硕士、公共管理(MPA2个专业学位,获得中职教师、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招生权。在校国任研究生2072(含博士生114),其它类研究生2817人。

从国家和地方对学科发展的需求来看,我校学科建设的主要问题是:⒈学科整体水平不高,在全国有影响的学科较少,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较少,无国家级重点学科,重大科研项目不多,部分学科研究方向分散;⒉部分学科的人才梯队不够健全,优秀拔尖人才和领军人才缺乏,中青年学术骨干有待进一步培养;⒊自主创新能力弱,科技研发实力不强,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意识薄弱;⒋学科建设的管理体制与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创新;⒌适应学科新发展的基础设施和仪器设备不能满足需要。

二、十一五期间学科建设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方针,瞄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和《甘肃省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围绕《西北师范大学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统筹兼顾、分类指导、重点突破,巩固、壮大学科核心竞争能力,深化、提高基础学科,大力发展优势、特色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和社会经济发展急需的应用学科,整合科技资源,改革科研管理体制,提高学科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贡献率。

三、十一五期间学科建设目标

⒈学科梯队建设。到十一五末,学科队伍中,教授达到250人以上,副教授达到450人以上,博士达到300人左右,硕士达到650人以上。博士生导师达到100人以上,硕士生导师达到500人以上。

2.学位点建设。到十一五末,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总数达到4-5个,博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总数达到3-5个,硕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总数达到15个左右,博士学位授予权二级学科总数达到35个左右,硕士学位授予权二级学科总数达到120个左右,专业学位达到6个以上。

3.研究生培养。十一五末,在校研究生达到6800人,其中统招博士生260人左右,硕士研究生4500人左右,专业硕士2000人左右。争取获得省级优秀硕士论文5篇以上,实现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的突破,以高水平的科学研究促进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

4.科学研究。科研经费以每年10%的速度递增,到十一五末,每年争取科研经费达到3000万元,实现国家重大项目如973863项目的突破;SCIE收录论文达到每年150篇,力争影响因子2.0以上的达到每年30篇;人文社科A类论文达到每年30篇,在CSSCI期刊发表的论文达到每年400篇;省部级以上获奖在十一五期间达到180项,力争自然科学(科技进步、技术发明)省部级一等以上奖获得突破。

5.应用开发和科技成果转化。建立1-2个校企、校地合作研发基地,专利申请量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十一五末,年专利申请量达到50项;每年提交1-2份有参考价值的咨询报告或转化1-2个有较大经济效益的应用开发成果。

通过以上目标的实现,到十一五末,建成1-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5个左右省级重点学科;新增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或工程技术中心,1-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或工程技术中心。

四、十一五期间学科建设的主要措施

㈠合理布局,重点建设,提升学科整体水平

⒈以一级博士点学科或博士后流动站为依托,培育国家级重点学科。以教育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为依托,以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教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为支撑,建成教师教育和民族教育特色突出的国内一流的教育学国家重点学科及相关学科群;以中国古代文学为依托,以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为支撑,建成中国语言文学国家级重点学科;以化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为依托,以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生态经济相关高分子材料甘肃省高分子材料重点实验室为支撑,结合西北地区的优势资源,开展应用开发研究,建成高分子材料领域国内领先的化学国家级重点学科及相关学科群,并获得省部级一等奖或国家级奖励。

 ⒉以二级博士点学科为依托,培育一批省级重点学科和一级博士点学科。整合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力量,形成以历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心理学等学科为骨干的特色鲜明的人文学科群;以物理学、数学、地理学等学科为核心,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基础理论研究的优势,建成特色鲜明的理学学科群。

 ⒊扶持特色,培育一批博士点学科。重点扶持一批特色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和应用学科。

  ㈡夯实基础,充实内涵,提高学科核心竞争力

 ⒈加强学科梯队建设。以重点研究基地、重点实验室为依托,争取教育部特聘教授岗位,公开招聘在学术界有影响的学科带头人,开展原创性、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组建创新团队,争取进入教育部创新团队建设计划;立足重点建设的学科选拔一批学术基础扎实、具有突出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优秀学术带头人,支持他们开展创新性研究工作,争取在同行业国内有一定影响;培养一批中青年学术骨干,保证科研工作可持续发展。

 ⒉提高科研竞争力。实施三期知识与科技创新工程,通过设立创新团队项目资助计划,以品牌学科为核心,整合学校相关学院的科研力量,使分散在不同学院的相关学科实质性地进行融合,争取国家重大项目,产出标志性成果;设立科研骨干培育项目计划,通过科研合同制,培养一批科研骨干和学术带头人,提高他们承担省部级以上特别是国家级科研任务的能力;设立重点项目配套计划,调动广大教师和科研人员争取各类科研课题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承担重大科研任务、解决重大科研问题、产出重大科研成果的能力,进一步推动我校科研工作的发展。

 ⒊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积极发展博士研究生教育,加快发展硕士研究生教育,大力发展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加快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强化导师培养制度,建立健全严格、规范、公开、透明的导师遴选制度和考核制度;实施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工程,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研究生发表的C类以上论文每年要以10%的速度递增;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积极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和管理体制创新,建立严格规范的研究生培养和管理体系;大力推进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进程;改革研究生收费制度,完善研究生教育经费多元投入机制。

 ⒋加强学术交流。积极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或开展合作研究,定期聘请国家或省上有关领导作关于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的报告,参与学校的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研究生培养等学术活动,为我校学科建设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或提供更多的信息;根据学校发展、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以及重大科研课题的研究需要,创造条件,积极推荐我校教师出国进修或参与合作研究,培养一批国内外有一定学术影响的专家学者;支持教师积极参加各种高水平、高层次的学术会议;大力支持各院、系()及各学科举办高水平学术会议,不断提高我校的学术地位及影响力。

 ㈢整合学科资源,建立自主创新平台

 ⒈整合先秦文学、中国哲学史、旅游管理等学科资源,进行先秦文化研究。整合旅游管理、敦煌学、历史地理等学科进行丝绸之路旅游开发研究。整合社会学、法学、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组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与培训基地。形成由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青年教师组成的学术梯队,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工作

 ⒉以甘肃教育发展研究院为依托,设立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研究咨询机构,以民族贫困地区的教育资源为切入点,以巩固提高两基成果、扩大职业教育规模、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为重点,把少数民族教育和农村教育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对策研究紧密结合起来,加强对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研究;

 ⒊以西部资源应用研究院为依托,建立化学、地理、生命科技创新平台,与国有大型企业、政府部门联合组建研发中 心,积极参与企业生产中的技术改造和新产品研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促进科研成果综合化、工程化;

 ⒋以促进成果转化为目标,充分利用我校现有的高分子材料中试车间和兰州助剂厂的资源,进一步联合省内有关企业组建产学研合作基地。

 ㈣多渠道筹措经费,加大学科建设投入

  争取教育部、甘肃省对国家人文社科基地、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及省级重点学科、省级重点实验室等建设的经费投入;学校每年投入不少于300万元的专项经费,对校级重点学科分三个层次进行建设;支持各学科依靠本学科优势去竞争各类科研项目特别是重大研究项目,增强项目意识,以项目带动学科发展,以项目提升学科水平,自筹一定学科建设经费;积极争取各类专项资金;通过产学研合作,争取外部资金建立联合实验室、研发中心或工程技术中心,承担大型企业技术开发和技术改造项目。

  ㈤加强基础条件建设

  图书馆要进一步完善教育科研网、校园网相联接的多媒体图书检索系统,保证大多数学科具备基本满足科研需求的外文资料;合理规划新老图书馆布局,新老图书馆要互相补充,在博物馆增设艺术陈列室和标本陈列室;在新校区建设化学、生物、环境科学等学科的资源共享平台;学校每个重点学科建设经费的1/3要保证用于图书资料和基础实验设备建设;进一步加大大型科研仪器设备的投入,实现大型科研仪器设备的共享。

 ㈥高度重视科技成果的研发和转让

  成立校地校企合作领导小组,组建校地校企科技研发中心,主动为校企校地合作牵线搭桥,引资引项,搭建平台,营造教师从事应用开发研究的良好环境;根据学科差异、分类制定出台促进学科发展、有利于教师争取横向经费、开展应用开发和成果转化工作的暂行办法,明确横向经费、应用开发成果在教师评定职称、核定工作量中的标准。

五、重点学科建设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改革

  ㈠构建新的学科建设运行机制

  要强化学校对学科建设的管理,学科建设职能管理部门要加强协调和沟通,为学科建设创建一个高效和谐的软环境。

 ⒈对学科建设实施学校、学院和学科负责人三级管理负责制。学校由校学术委员会负责学科规划的制定、学科建设的实施、协调、督促与检查评估等。各学院由院学术委员会指导、协调学科内部、相邻学科、跨学科的联系和合作以及学科群建设。根据投入将具体每个学科建设的职责和目标落实和分解到学科带头人,学科带头人负责制定每个学科的年度建设目标和周期建设规划,每年定期提供年度建设报告,总结一年来建设情况。

 ⒉完善学科建设项目管理制度。通过项目评审和立项管理的形式开展学科建设,突出重点,优先支持优势学科、特色学科和新兴交叉学科的立项建设。学校制订立项建设评审的指标体系,主要包括学科方向及学术队伍、科学研究项目及成果、人才培养、基础条件及今后的建设目标、建设内容、具体措施、预期成果和所需建设经费等。

 ⒊建立重点学科评估制度。分类制定学科评估指标体系,加强学科建设项目的年度检查、中期评估和末期验收,进行绩效评估和考核,对中期评估成效差的学科淘汰,对建设成效显著的学科,加大支持力度。

 ㈡构建与学科发展相适应的科研管理体制

⒈改革科研经费管理办法。从2006年开始,学校将把各学院完成科研经费分解量作为单位科研评价的重要指标,对完成当年科研经费分解值(见附件)的学院,从学校提取科研管理费的40%作为奖励,鼓励学院进一步分解到系、所、中心等,强化教师的科研项目和经费意识,保证全校科研经费总目标的完成。

⒉完善科研评价办法。不断完善科研项目、成果分类办法,对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成果评价要突出质量意识,体现学科特色,制定标志性成果奖励办法;以现行的定量化评价为主转变为定量化和同行专家评价相结合为主,以数量评价为主转变为以标志性成果评价为主。

⒊规范技术合同管理。对横向课题中以学校名义签定的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四类合同,经省科技厅登记认定后,开据技术贸易发票,享受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

⒋提高服务水平。对管理人员要不断进行理论知识和业务能力的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及时掌握国家有关科研的最新政策,了解国家、地方、行业发展的最新需求,制定和修订能促进学科发展的各项制度,着力作好预测、规划、指导、组织、协调、信息服务等方面的工作;建设科学管理信息化平台,及时了解并更新科研人员的成果信息;进一步树立服务意识,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为科研人员提供便利条件。

点击下载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