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小鹏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元明清时期甘宁青地区民族格局的形成与变迁研究》最终研究成果为元明清时期甘宁青地区民族史研究系列论文,涉及民族格局形成与变迁的若干问题。
《“东干”名称探源》和《〈契丹国志〉中的“小食国”考》两篇论文属于考证研究型论文:认为历史上的“东干”一词既不是突厥语“留居”、“转变”之意,也不是从“东甘”、“潼关”、“敦煌”、“东岸”之类的地名转变而来。“东干”应是陕甘方言“东安”的音变,原指陕西东府地区,同治元年回民起义首先在东府地区爆发,“东干”成为陕甘回民的别称之一;而《契丹国志》卷21和《文献通考》卷346中的“大食国”、“小食国”不存在对应关系。“小食”乃“小石”的异写,即《王延德使高昌记》中的“小石州”,《经世大典》中的“塔失八里”,在今新疆哈密市东北的石城子一带。“小石州”得名于当地的石山、石城。宋辽时期的“小食”是以哈密为中心的一个突厥—回鹘集团,独立于高昌回鹘,入元后称哈密力。
《试论元代边疆民族政策》、《论土达在明代西北边防中的双重角色》和《和硕特蒙古在西藏的统治述论》三篇论文属于相对宏观的理论性研究成果,涉及元、明、清三个朝代,主要研究内容为蒙古统治特点、蒙古人在明代的民族融合和西藏问题。第一篇指出元朝统治主要依蒙古“旧制六事”行事,极具刚性。其“以战养战”的边疆开发方式走出了“以有用之民取无用之地”的怪圈,大大加深了边疆与内地的联系,巩固了大一统,也促进了中华民族自身的发展;第二篇论文认为明代分布在今甘宁青地区的“土达”在明朝外部防御和内部稳定中扮演着双重角色,并对甘宁青地区多民族格局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第三文指出和硕特蒙古统治西藏期间,由于自身实力和格鲁派势力的消长变化以及外部势力的介入,其与格鲁派的关系在不同阶段呈现不同的状态,双方在西藏政局中的主导地位也随之发生变化。
《“角色理论”视野下藏边民族纠纷解决新探—以光绪朝循化厅所辖藏区为例》和《明代河、湟、洮、岷地区的藏族分布》两文属于新资料发掘、补充和微观研究型论文,研究对象为明、清两朝甘宁青地区的藏族。前一篇以光绪朝循化厅所辖藏区为例,认为晚清藏边民族纠纷解决中的各种角色按互补、递归、阶梯的原则进行分配,角色类型可以归结为谕饬型、治疗型、判断型、辅助型、具结型。后一篇据明代张雨所著《边政考》等史籍对明代河、湟、岷、洮地区西番部落的分布情况进行了深入的补充研究。
2.研究内容的前沿性和创新性。
本课题研究成果对元明清时期甘宁青地区民族格局发展的特殊性做了进一步研究,《“东干”名称探源》和《〈契丹国志〉中的“小食国”考》两篇论文对这一研究领域中两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做出了科学合理的解释;《试论元代边疆民族政策》、《论土达在明代西北边防中的双重角色》和《和硕特蒙古在西藏的统治述论》三篇论文对宏观的理论研究有所发展和创新;《“角色理论”视野下藏边民族纠纷解决新探—以光绪朝循化厅所辖藏区为例》一文大量使用了第一手档案资料,在新资料发掘上有突出价值;《明代河、湟、洮、岷地区的藏族分布》一文对明代河、湟、岷、洮地区西番部落分布情况的研究之细致和全面为前人所不及。
3.研究方法。
一是历史文献的考证方法,发掘整理各类史料,尤其注重对新资料的发掘、鉴别和使用;
二是历史分析方法,对史书记载和以往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提炼,去粗取精,甄别取舍;
三是民族学的田野调查、语言比较方法;
四是政治学的政策分析方法,与案例研究相结合。
4.学术价值、应用价值或社会影响等。
本项目研究成果或补充了新材料,或提出新观点,均有益于理解元明清时期甘宁青地区民族格局的形成与变迁问题,有多项成果获甘肃省学术成果奖,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较为广泛的社会影响力。
同时,本项目研究成果对今天我国民族政策的制订、实施及调整,保证民族地区的稳定,促进中华各民族在社会、经济、文化上的共同发展,认识中华民族同源异流、多元一体的历史关系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