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电子政务建模仿真工程实验室是结合国家信息化领域创新能力建设的契机,针对我省和国家电子政务需求分析、系统开发、管理维护和工程建设的技术需要,在应用建模、行为预测、逻辑验证、舆情监控、系统模拟、管理仿真等方面展开深入研究,建立电子政务系统技术仿真平台,解决实际需要的重大和基础性问题;开展电子政务中各种关键技术的研发,针对跨部门、跨区域、跨层级的信息共享,提供数据交换、数据共享和安全运行的技术保障;通过仿真技术提供应用优化、系统优化和流程优化,提高电子政务的投资效益。这些内容的研究对我省乃至国家发展和社会有效运行有着不可估量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建立甘肃省电子政务建模仿真工程实验室正是适应这一需要,承载电子政务中基础问题和迫切问题的载体。
甘肃省电子政务建模仿真工程实验室是由甘肃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成立的省级工程实验室。工程实验室致力于电子政务业务模式、政务工作流再造、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政府信息资源管理、政务决策支持分析等领域的基础理论、方法和应用研究,利用实验室的软硬件资源,建设电子政务需求建模、逻辑验证、系统模拟和工程仿真等实验平台,对我国、我省电子政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建模、仿真和优化。工程实验室面向甘肃省电子政务系统的程规划和设计、技术和标准研发、产业和产品开发、信息咨询和人才培养等领域开展工作。
一、 工程实验室的主要发展方向
甘肃省电子政务建模仿真工程实验室以提高区域电子政务应用水平、增强区域核心竞争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政务管理革新可持续发展、培养具备现代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电子政务管理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建立适应信息技术最新发展水平的电子政务及其管理建模、模拟、仿真、和逻辑验证实验平台。
1. 政府建模
(1)设计基于组织授权的政府业务集成模型建模框架。
(2)研究政府模型的过渡和演变,以及从现行政府模型向电子政务中的政府模型过渡的必要性、关键因素、实施策略;研究政府功能模型、组织模型、业务流程模型和信息模型。
(3)从新公共管理理论、政府治理理论出发,探讨理想的政府模型。
(4)分析电子政务中政府模型实施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思路。
2. 政务虚拟组织建模
(1)研究基于服务的政务虚拟组织建模方法。为公众提供高质量、高水平在线服务为重要目标,在传统的建模方法集成上,根据用户服务需求,构建“横纵结合”的电子政务模型系统,成立满足用户需求的虚拟政务组织。
(2)研究新型的电子政务环境下的虚拟组织协作关系模型。电子政务环境下虚拟组织的协作比传统组织的协作更加复杂, 对协作机制有着更高要求,其协作关系的动态性、对等性和目标的一致性使传统政务工作的树型组织结构已经不能适应电子政务虚拟组织协作关系的要求, 而完全开放的虚拟组织形式又无法体现电子政务管理的特殊性。
3. 政务工作流分析与建模
(1)以工作流程为核心,以政务服务为对象,综合调动各种政府资源为社会提供高效服务的动态电子政务参考模型建模与模型的形式化表示;
(2)政务工作流组织策略建模、政务工作流定义语言。工作流中的组织机构可依据突发需要进行敏捷反应、柔性重组和调整。
(3)政务工作流的实现技术,包括政务工作流事务特性、各种先进软件技术的应用、工作流引擎与管理监控的实现技术。
(3)工作流技术在电子政务中的应用,包括电子政务流程重组、并行过程、敏捷处理、应用软件集成等。
4. 基于组织授权的政务业务集成建模
(1)如何实现组织层面上的集成,以使业务所隶属单位的组织结构之间能够互相通信以及获取其他组织的业务授权定义;
(2)业务集成过程中关键部分如组织结构、授权模型、系统集成等之间的关系,以及基于组织授权的电子政务业务集成总体模型。
(3)电子政务环境下的组织模型设计,包括组织元模型、组织间交互标准、分布式组织模型。
(4)基于组织模型和电子政务业务集成对授权需求的授权访问控制语言设计、组织内和适用于组织间业务协作的授权模型。
5. 政务信息资源整合建模
(1)面向整合的信息资源系统描述模型;
(2)结合信息资源系统描述模型的政府信息资源整合建模;
(3)信息资源的整个过程,以及相应的过程模型;
(4)相应的信息资源管理模型,以及信息资源整合系统软件平台及其相应支撑工具研发。
6. 政务公众感知价值与满意度关系建模
(1)政务公众满意数据的海量收集、智能分析与挖掘;
(2)政务公众感知价值及满意度之间的关系建模。
(3)政务公众满意度效果测评。可根据不同的人口特征,从公众满意的角度对电子政务进行测评,并通过对测评模型进行深入研究,为政府部门向公众提供更好的、个性化的电子政务信息服务提供相应的对策建议。
7.电子政务仿真与逻辑验证技术
(1)电子政务服务模式与服务质量仿真。从分析传统政务和电子政务服务顾客的流程出发,分别抽象出传统政务和电子政务下服务顾客的离散事件仿真模型通,过仿真的方法找到传统政务与电子政务服务质量差别的原因,并重点分析影响电子政务服务质量的相关因素。
(2)电子政务风险仿真。发展电子政务在安全方面有着强烈的需求.这些安全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维护电子政府的良好形象;保证政务系统的稳定运行;保护涉密政务信息的安全;控制政务系统中的权限;认证政务活动中的身份;确保政务信息的传输安全;保障政务信息存储安全;系统的安全备份与恢复机制。从满足用户需求的角度来看,凡是影响用户需求满足的不利因素都可以视作威胁。
(3)电子政务与群体行为互动仿真。电子政务改革不仅是技术的问题,也会有棘手的行为和心理上的问题,如何有效地解决它也是政务改革成败与否的关键。任何一种改革,无论是技术上的还是管理上的改革,都会受到消极心理和行为的抵制。政府组织在面对信息化时,也会遇到结构惯性、群体压力、即存权力和对专业知识威胁等方面的阻力。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组织中的群体。个体存在社会场中,其心理和行为会受到群体和环境的影响,在整个信息化过程中发生着微妙的变化。因此,通过仿真模拟的方式,分析政府信息化过程中人的心理及行为,了解他们接受信息化的心理感知程度,并为管理决策提供依据则非常有必要.
(4)电子政务仿真平台建设。建设可针对不同阶段模型和不同应用模型的电子政务仿真平台和体系,对政务业务、工作流等进行具体的量化仿真,以发现系统的问题和瓶颈,为政务改革提供更加坚实的量化分析的技术支持。
(5)电子政务逻辑验证技术。研究形式化或者规则化描述方法的逻辑验证技术,针对规则描述方法的安全性、可靠性问题,分析规则化描述方法的逻辑验证的研究现状和验证方法,以较好地保证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问题。
8. 电子政务管理建模与仿真
(1)电子政务管理思想、管理方法的建模与分析。
(2)电子政务管理模型仿真。
(3)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方法。
(4)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体系框架。
(5)电子政务绩效结果分析。
9. 电子政务应用系统开发与集成技术
(1)“智慧社区综合政务系统”,充分利用物联网、互联网、移动通信等各种信息技术的融合应用,发展社区政务、智慧社区服务、智慧家居与楼宇管理,实现远程监控、安全管理等功能,使居民生活向“智能化”发展,完善面向老年人和特殊人群的数字便捷服务。
(2)“社会网络舆情监测与分析系统”,在信息传播与意见交互空前迅捷,网络舆论的表达诉求日益多元的时代背景下,加强对微博、论坛等社会网络平台的舆情及时监测和有效引导,分析公众对政务决策的满意度,实现对网络舆论危机的积极化解,以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国家发展。
(3)“面向智能决策支持的电子政务”,除了实现一般电子政务在办公自动化与公文交换、网上行政服务与并联审批等功能之外,采用联机分析处理和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新的信息处理技术,实现电子政务智能决策功能,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以达到提高政府办公效率、促进经济发展的目的。
二、工程实验室的主要任务
1.为政府政务流程改革提供技术分析与支持
通过对政务实际处理流程的建模分析和仿真模拟,为政府业务流程的重组和优化提供全新的支持,从技术的角度帮助政府实现决策方式的更加科学化与民主化,促使行政工作人员实现工作模式从事物操作型向知识智能型的转变。
2.为甘肃政府信息化提供产品支撑
实验室的核心任务之一是推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子政务产品,根据我省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需求,进行研发,扩大电子政务产品市场占有比重,扩大产值,逐渐形成我省重要产业。
3.积极建议和承担国家和地区的电子政务项目
根据技术发展和应用需求,为国家设立电子政务重大研究项目提供建议,为推动我省信息化提供建议。促进具有明显经济增长点的电子政务产品和技术在我省的产业化发展,为我省各级政府在信息化中的决策提供建议,承担国家、省政府和各地的重大研究项目。
4.为电子政务相关技术的推广提供技术试验
主动吸收和消化电子政务新技术,对适合我省实际情况、并具有应用背景和发展潜力的新兴技术,积极开展面向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推广活动,使实验室成为吸收新兴技术的基地。另外,对于存在一定风险的政府决策、技术应用,进行电子政务平台上的仿真与分析。
5. 为电子政务应用系统提供分析与评测
在政府大规模的电子政务实施过程中,缺乏有技术水平、公信力的第三方电子政务应用系统分析与评测平台。通过技术研究、制度创新,实验室力争成为具有一定资质的电子政务应用系统检测与分析平台,为我省的电子政务应用提供支持。
6. 开展新技术标准制定
充分认识谁掌握标准,拥有核心技术的观念,积极参与到电子政务技术、应用以及其他新兴技术的标准制定过程中,研制开发一批与重要技术标准研制相关的检测手段、方法和计量基标准,为拥有核心技术打下坚实的基础。
7.甘肃政府信息化技术培训、技术支持与人才培养
积极开展电子政务技术培训,帮助我省政府部门电子政务实施和管理人员实现积水水平提升和工作模式的改进。大量加强电子政务优秀人才的培养,为政府提供不同层次的电子政务研发和管理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