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学陈金华教授、北京科技大学李立东教授、东南大学的张袁健教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王进义教授和兰州大学靳军副教授来我校作学术报告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5-08-07浏览次数:65

近日,应甘肃省生物电化学与环境分析重点实验室、化学化工学院、生态环境相关高分子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甘肃省高分子材料重点实验室的邀请,湖南大学陈金华教授,北京科技大学李立东教授,东南大学张袁健教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王进义教授,兰州大学靳军副教授来我校进行学术交流,并就各自研究的领域分别作了题为《应用电化学与表面技术》、《可发生方向性电子转移的光电功能性纳米薄膜》、《电化学在生物传感和生物界面电化学中的应用》、《微流控芯片生物传感以及微流控芯片细胞生物技术》、《新型纳米材料在燃料电池,电化学传感器等方面的应用研究》的学术报告。化学化工学院教师、研究生60余人参加了报告会。

报告中,陈金华教授从应用电化学与表面技术,新型化学电源,纳米材料(纳米碳管、金属和氧化物纳米颗粒、导电聚合物等)的制备、表征、性质和应用、能量的存储与转换(超电容器、高比能电池、燃料电池等),材料表面微/纳处理技术,电化学传感技术等方面研究做了报告。

李立东教授就新型光电功能材料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其中,在有关模拟光合作用的研究中,设计出了一种可发生方向性电子转移的光电功能性纳米薄膜,成功地解决了电子转移过程中如何控制电子传输方向性这一普遍存在的国际研究难题,该项研究成果得到国际同行的广泛认可。

张袁健教授从电化学与生物传感和生物界面电化学,富碳材料的设计、制备和功能化以及光电转化、光/电化学催化和先进功能电极材料方面做了报告。

王进义教授从功能生物纳米材料的合成及其在生命分析中的应用,微流控芯片生物传感以及微流控芯片细胞生物技术方面做了报告。

靳军副教授就自己课题组在燃料电池,纳米催化剂,电化学传感器等方面工作进行了详细的讲解。

报告结束后,各位教授就师生提出的问题给予了详细的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