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应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的邀请,北京华文学院郭熙教授来我校作了题为《国际汉语教学的多样性问题》学术报告。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文学院师生70余人参加了报告会。
传统意义上的对外汉语教学是针对国内汉语教师教外国人汉语这一事业所起的名称,但在目前国际化背景下这一学科名称似乎又显得不太恰当。故而郭熙教授将对外汉语教学这一学科上升到了国际汉语教学的高度深入审视。郭熙教授指出在国际化背景下的汉语教学必须重视个性化及差异化,抓大放小。而作为民族语言传承教育的华文教学和中国官方语言作为外语教学的个性差异处于第一层面,并且华文教学和中文教学的差异表现的是“质”的,中文教学多样性中的差异表现为“量”的。而我们的中文教学必须抓住核心,应警惕盲目国别化。加强核心模块的研究,集中力量打造中文教学核心品牌教材是当务之急。郭熙教授用丰富的理论知识及大量的实例说明了国际汉语教学的多样性问题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整个报告过程深入浅出、生动深刻,让参加报告会的师生享受了一场学术盛宴。报告会后,师生还就相关问题向郭熙教授进行了深入地交流和互动。最后,报告会在亲切、热烈的气氛中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