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成果《兰州市景观生态格局热环境效应研究》简介

发布者:张璞发布时间:2016-11-17浏览次数:3

作者:潘竟虎

出版社:中国环境出版社,20156第一版

一、篇章结构

        本书共分为13章,即绪论;兰州市生态环境状况;热环境研究方法;兰州市中心城区用地扩展及其热岛响应;兰州市热环境与下垫面空间关系分析;兰州市土地利用类型及格局的热环境效应;兰州市中心城区热环境季节动态分析;兰州市城市小区下垫面结构的热环境效应;兰州市热环境人文驱动力模拟;兰州市景观格局空间尺度效应分析;兰州市生态脆弱性评价与景观格局优化;兰州市生态适度人口测算;减缓城市热岛效应的措施。

二、主要内容

   城市景观的空间配置及其时间演变是产生各种生态环境问题的前提。本书选择半干旱区河谷城市的典型代表兰州市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兰州市景观生态格局、过程及其热环境效应,分析影响热环境格局的人文驱动因素。通过本研究,从理论和方法上建立了一种城市化过程中景观格局热环境效应的研究框架、方法和体系;在实践上,可为兰州城市景观优化布局、生态宜居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研究等提供方法借鉴和案例参考。主要观点:兰州市城市扩展与热岛扩展趋势具有时空一致性。绿地结构指数对温度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绿地覆盖率、分离度、斑块平均面积、连通指数、形状指数和分维数。城区热岛分布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春季的城市热岛效应最为明显,冬季最弱。影响兰州市中心城区热环境的最核心要素是景观格局,其次是产业布局、城市建筑以及地表覆盖。可以通过将绿地均匀化、分散化、边界不规则化来提高绿地的降温效果。全书共33万字。

三、学术贡献和方法创新

    提出了城区热岛中心和范围定量界定的新方法;系统揭示了兰州市热环境时空格局演变的特征;系统分析了兰州市热环境的影响机制和减热措施;系统评价了兰州市生态脆弱性并进行了景观格局优化。首次对兰州市景观格局热环境效应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综合运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栅格地图代数、空间统计分析、景观格局指数、数字图像处理等多种方法,从人地系统互动的角度出发,依据尺度-格局-过程-机制-效应的研究范式,集成自然和人文因素,开展城市化过程中的景观格局热环境效应演变特征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景观热环境效应的人文驱动机制,并提出兰州景观格局优化的对策。

四、学术影响或社会效益

     本书出版后受到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和社会的广泛好评。本书综合运用城市地理、土地资源管理、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景观生态学、城市环境学等多学科知识,从小区、中心城区到市域,深入挖掘城市景观格局与绿地热环境效应的内在联系,探索引起城市热岛的人文驱动因素,有助于丰富城市景观系统规划的技术手段,提高规划成果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为宜居城市建设提供相关科学借鉴。本书提出的主要方法在《兰州市土地整治规划》、《兰州新区土地利用规划》专题研究中被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