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区产业与农村发展系列丛书》简介

发布者:张璞发布时间:2016-11-17浏览次数:1

西部地区产业与农村发展系列丛书——

《结构转型、战略转换与消除贫困:以甘肃省为例》

作者:西北师范大学商学院  张永丽教授

        缓解和消除贫困,是人类面临的共同任务。为完成这一任务,中国政府和社会各界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努力,不断探索创新,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世界反贫困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但贫困是相对的,贫困问题是动态演变的,随着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我国扶贫开发的背景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方面中央提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贫困地区脱贫摘帽成为必然要求;另一方面,适应新常态、更新发展思路是国家发展战略转换的必然要求,这种变化对扶贫开发战略转换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人口转变、结构转型与反贫困战略调整研究》一书,以甘肃省为例,全面梳理了甘肃省反贫困的历程与实践,客观评价了甘肃省反贫困的绩效,反省和反思了传统的反贫困措施手段,实证分析了甘肃省贫困性质与特点的变化,考察了反贫困背景变化与反贫困战略转换的必然性。在这一研究基础上,该书从反贫困目标、反贫困理念、反贫困模式、反贫困内容、反贫困途径、反贫困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全面战略转型的思路和方向,是对中国反贫困思路和方向进行的大胆探索。

        关于中国贫困的特点和性质,该研究提出了全新的认识。研究认为经过30年的高速增长和区域开发,我国贫困的特点和性质已经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多年的高速增长与区域发展,使得整体性、区域性、大面积的贫困得到有效缓解,但同时由于贫困人口的个体差异以及家庭突变等原因导致的个体性贫困问题突出,贫困原因多元化;二是多年的农业发展与非农就业,基本消灭了衣食住行无法得到满足的极度贫困,即物质性、生存性贫困得到基本解决,绝对贫困大幅度下降,但教育程度偏低、人力资本不足等引发的发展性贫困问题突出,成为新时期贫困的主要特征;三是伴随着大规模农村劳动力流动转移和刘易斯拐点的到来,农村空心化问题使扶贫攻坚的难度再度加大,农村老龄化问题引起的潜在贫困问题已经凸显。

        关于反贫困战略和措施,本研究从以下方面提出了具有创新性的观点。第一,动态调整反贫困目标和贫困识别标准,将发展性指标纳入贫困监测中,从传统对贫困人口的识别只注重物质性贫困,向注重发展性贫困转变。第二,由传统的注重开发扶贫为主,向发展扶贫转换,由自然资源开发为主向人力资源开发为主转换,加强贫困人口的教育、培训、就业、医疗、健康投资,尽快将贫困地区高中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范围。第三,激发农村内部发展活力,谨防等、靠、要等懒惰思想。区域发展依然是减少贫困的主要推动力,促进区域新型城镇化建设和非农产业发展,吸引更多劳动力转移,是摆脱自然资源贫瘠的根本途径。社会保障与扶贫措施的有效衔接过程中,一定要完善运行机制与管理体制,避免在农村形成等靠要的依赖思想。第四,重视乡村规划,重视项目布局,优化乡村空间结构。对不同村庄进行有重点、有层次的分类、定位与规划的基础上,进行有序建设。对于偏远山区、空心化比较严重的村庄,重点以生态建设与生态恢复为主,不主张进行大范围、大规模建设和重点项目建设,而是大力推进这些地区的人口向城镇和中心村庄转移。以重点乡镇、中心村庄为主,大力推进乡村建设。在村庄建设中,确实重视原生态民族文化保护。

  

西部地区产业与农村发展系列丛书——

《流动、转型与发展: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

作者:西北师范大学商学院  柳建平 教授

        目前中国已经进入一个全面的结构转型时期,经济、社会结构转型和人口结构转变等重大问题相互叠加交错,形成一个全面而深刻的结构重构过程。农民工群体的产生及其内部分化正是在国家经济社会结构转型背景下所孕育的结果,同时也是推动经济社会结构进一步转型的重要力量。2015年我国新生代农民工总量已经达到1.5亿,成为农民工的主体,这一庞大群体的市民化问题已成为我国现代化进程的核心问题。

        《流动、转型与发展——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着重于当代中国结构转型、人口转变背景下的新生代农民工发展问题,在深刻解析目前国家人口转变、经济社会结构转型、及其与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关系问题的基础上,利用课题组2007——2013年间获得的4次农村社会调查资料,重点就农村劳动力规模和结构变动趋势、农村劳动力流动阶段特征及非农就业供给趋势,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特征、就业现状、收入水平、消费行为,以及社会分化、城市融入及其趋势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

        本研究主要形成以下创新型观点,第一,城乡结构和制度结构的一系列重大变化使得传统上农村和城市对农民工单向的“推-拉”力量在边际上递减,反向的“推-拉”力量正在形成,农村和城市“推—拉”结构的重大变化及其相互交织和重构,促进了新生代农民工分化和亚群结构的形成,使农民工群体在进城、还是回乡取向上出现一定分化。第二,在步入“刘易斯拐点”的背景下,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状况改善、收入水平较快增长;但劳动力市场基于教育、技能、经验、年龄等因素对农民工的甄别机制和筛选功能增强,新生代农民工基于就业和收入水平的分化也十分明显。第三,新生代农民工的消费行为已呈现出向城市消费行为转变的趋势,但较低的收入水平、较低的储蓄倾向、较高的生活消费又与预防性储蓄理论、消费的生命周期理论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悖论”,表明新生代农民工在消费上呈现出一定矛盾的心理和行为的扭曲。第四,新生代农民市民化问题,涉及到中国城乡关系、工农关系、社会公正、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一系列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具有复杂性、全局性、艰巨性和长期性的特点。

        该项研究的主要价值在于从历史和结构两个逻辑,运用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系统、全面、完整地考察新生代农民工分化及市民化进程的机理,从社会分化视角为研究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的规律性提供一个完整系统的分析框架,并且就城市和农村对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的各种“推—拉”力量演变及其相互交织进行了开拓性研究。 

 

西部地区产业与农村发展系列丛书——

《区域产业转移技术创新溢出效应研究》

作者:西北师范大学商学院  关爱萍副教授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东部地区要素成本的不断攀升和国际产业转移的加剧,一场由我国东部向中西部地区展开的区际产业转移也随之兴起,产业转移对承接地的经济效应逐渐开始显现,产业转移也成为地区获取技术研发外溢的重要渠道。因而在地区越来越重视通过区域产业转移途径获取资源和先进技术的背景下,如何客观地评价我国区域产业转移对承接地技术创新的溢出效应,如何通过区域产业转移来提升地区的自主创新能力变得越来越重要。

        《区域产业转移技术创新溢出效应研究》一书,沿着“问题提出——理论分析——实证分析——政策建议”这一研究思路,在对区域产业转移和技术创新溢出效应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考察区域产业转移对承接地技术创新溢出效应的作用机理,并从地区层面和行业层面分别对区域产业转移的技术创新溢出效应进行实证研究。地区层面,以西部地区为例,考察我国区域产业转移对西部地区技术创新的溢出效应及其门槛特征。行业层面,以甘肃省16个工业行业为例,考察行业内和行业间区域产业转移技术创新的溢出效应及其影响因素,并结合实证结果就如何有效提升区域产业转移技术溢出效应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

        该书认为:区域产业转移对西部地区产生了正向的技术溢出效应,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人力资本、技术差距和金融发展程度对我国区域产业向西部地区转移的技术溢出皆存在门槛效应;西部各省在承接产业转移时存在技术溢出的空间关联效应,并且方向为正,但空间效应作用有限;甘肃省承接区域产业转移行业间技术溢出效应存在行业差异,行业内技术溢出效应并不明显,行业间的后向技术溢出效应不利于甘肃工业行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该书研究充实了产业转移效应理论,实证研究结论可为我国的产业转移政策以及承接地引资政策和地区发展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西部地区产业与农村发展系列丛书——

《自主创新与甘肃现代农业发展研究》

作者:西北师范大学商学院  关爱萍 副教授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三农”问题给予了高度关注,指出“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经济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供给,根本出路在科技创新。农业自主创新是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源动力,是支撑和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因此,提高农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农业自主创新效率,对解决农业问题、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自主创新与甘肃现代农业发展研究》一书,将农业技术进步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核心,构建了农业自主创新能力、农业自主创新效率以及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对甘肃农业自主创新能力、农业自主创新效率和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进行了实际测度和综合评价,考察了影响甘肃农业自主创新能力和自主创新效率的主要因素以及农业自主创新对甘肃现代农业发展的影响,在借鉴国内外现代农业自主创新模式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推进甘肃现代农业自主创新体系建设的总体思路、具体对策和政策建议。

        该书提出甘肃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在于提升农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农业自主创新效率,作为现代农业发展载体的“农业科技园区”,将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有效的科技支撑。该书同时指出,甘肃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需在考虑甘肃地域性和特色性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创新思路,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优化农业科技结构,加强现代农业信息体系建设,加强创新人才培养提高自主创新水平。该书研究为切实促进甘肃农业自主创新提供理论指导和对策建议,对加快甘肃省实现农业现代化,增强甘肃农业的竞争力,具有较强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