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 青年学者学术论坛之十:路德待、孔维宝、胡梦珺三位老师将作学术报告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7-04-13浏览次数:19

4月14日,由理科学科建设委员会、科学技术处主办的“青年学者学术论坛”将在教师发展中心二楼报告厅举行第十场报告会,化学化工学院路德待副教授,生命科学学院孔维宝副教授,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胡梦珺副教授将作学术报告。具体事宜公告如下:

 

主  持 人:张腾国 教授

报告时间:4月14日(星期五)下午2:30

报告地点:教师发展中心二楼报告厅

 

报告 1:功能聚氨基酸的设计合成与应用

报告人:路德待  博士/副教授   化学化工学院

报告 2:油橄榄的故事——从技术开发到基础研究,再到产业服务

报告人:孔维宝  博士/副教授   生命科学学院

报告 3:近32ka以来青海湖周土地沙漠化形成演变

报告人:胡梦珺  博士/副教授   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届时欢迎广大师生光临!

 

报告人简介

路德待,博士,化学化工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2年获西北轻工业学院工学学士学位,2005年获陕西科技大学工学硕士学位,2008年获西北师范大学理学博士学位。2008年7月至今在西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工作。2011年1月至2013年7月在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进行博士后研究。2016年获西北师范大学第二届“青年教师教学科研之星资助计划”资助。

主要从事生物医用高分子的设计、合成及应用研究。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持及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高等学校科研项目、中国博士后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子课题、西北师范大学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计划项目等各类项目10余项,获甘肃省高校科技进步一等、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陕西省科学技术三等奖等奖励6项。主讲本科生《专业英语》、《精细化学品化学》、《纳米材料学》、《化学与社会》等及研究生课程《高分子化学》、《功能高分子》等。主持西北师范大学教学研究项目、研究生培养与课程改革项目、“参与式”研讨课、委托教师建设的通识类课程《化学与社会》各1项。

孔维宝,博士、副教授,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硕士生导师。2004年获西北师范大学理学学士学位,2007年获江南大学工学硕士学位,2012年获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理学博士学位。

主要从事生物技术领域的教学科研工作,讲授《酶工程》、《生物分离工程》、《酿酒科学与酒文化》等课程,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6项;完成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科技部科技人员服务企业行动项目各1项,主持、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完成的6项科技成果通过省级鉴定,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甘肃省高校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获甘肃省教育厅级教学成果奖1项,指导本科生完成的科技作品获全国“挑战杯”竞赛三等奖2项,省级特等奖2项,先后获10项校级、省级荣誉称号。

胡梦珺,博士,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地理科学系系主任。主要从事第四纪环境演变和流域水文生态方面的研究工作以及自然地理方面的教学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曾获西北师范大学教学质量优秀奖及师德先进个人等多项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