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应甘肃省生物电化学与环境分析重点实验室,甘肃省电化学技术与纳米器件工程实验室邀请,“闽江学者”特聘教授、德国“洪堡学者”、Analytical Chemistry国际编委、福州大学唐点平教授来我校进行学术交流,并作了题为《电化学免疫分析新方法和新技术》的学术报告。化学化工学院教师、研究生60余人参加了报告会。报告会由甘肃省生物电化学与环境分析重点实验室主任卢小泉教授主持。
报告中,唐点平教授围绕三个主题进行了介绍:1、建立以磁性纳米为传感探针的免疫分析新方法:只需将外加磁铁从检测池中移出或插入,克服传统免疫传感器再生难的弱点,缩短免疫传感器制备时间;2、以纳米标记和分子生物学放大技术相结合,建立多重信号放大的免疫分析新技术:提高免疫分析灵敏度,适合于临床疾病的早期诊断;3、建立了一步免疫分析模式:与传统免疫分析方法相比,该方法无需酶的参与,样品无需多步分离和多步清洗,只需一种抗体,可实现对目标分析物一步检测,检测时间短。
报告结束后,唐点平教授对老师及学生提出的问题做了详细的解答与交流。
【报告人简介】
唐点平,2008年获西南大学分析化学专业博士学位,同年获德国“洪堡奖学金”资助,在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09年底回国,被聘为福州大学“闽江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唐点平教授近年来主要从事纳米生物医药及纳米生物传感方面的研究,在肿瘤标志物检测、食品安全分析、环境监测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成果,以第一作者或者通讯作者已在Anal Chem、Adv Funct Mater、Clin Chem、Chem Eur J Biosens Bioelectron、 Chem Commun等国际权威刊物上发表SCI论文100多篇。现为Analytical Chemistry、Scientific Reports(SCI期刊,Nature出版社)和Microchimica Acta杂志的国际编委。2010年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2012年获重庆市自然科学一等奖,2013年入选“世界百名最具影响力分析科学家”荣誉称号以及福建省第三批引进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计划,2014年入选福建省杰出青年基金滚动项目资助。
电化学免疫分析新方法和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