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由理科学科建设委员会和科学技术处主办,各理科学院、教师发展中心协办的“青年学者学术论坛”在教师发展中心举办第十四期论坛报告。报告会由化学化工学院学术院长胡雨来教授主持。
化学化工学院杨靖亚副教授,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祁云平副教授,化学化工学院周鹏鑫副教授分别作了《芳香氮杂环化合物的N-H官能团化反应研究》、《三种不同特征物理场的故事——从计算电磁学到全光二极管研究前沿》、《手性合成及其在药物合成中的应用》的学术报告。
报告中,三位青年学者围绕各自的学科背景、研究方向、科研思想等阐述了其学术观点,介绍了新颖的研究内容,分享了其科研历程和收获,并与现场师生进行交流。
【报告人简介】
杨靖亚,博士、副教授,化学化工学院硕士生导师。1999年西北师范大学化学工程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2005年西北师范大学有机化学专业获理学硕士学位。2007年至2010年就读于北京理工大学国家重点学科应用化学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英国利物浦大学化学系访问学者。
主要研究领域为催化选择性有机反应和绿色有机合成。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主持完成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西北师范大学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计划(骨干项目)、甘肃省高等学校科研项目各1项。现主持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发表论文4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4个。获2014年甘肃省高校科技进步一等奖、西北师范大学首届教学质量优秀奖。
祁云平,博士、副教授,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硕士生导师。博士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电磁工程实验室。 2012年7月西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任教。2015年8月~2015年12月在我校与美国南伊利诺伊大学联合项目 “选派优秀教师出国参加教育学国际培训”项目的资助下,在美国南伊利诺伊大学爱德瓦尔兹分校(SIUE)进行了为期四个月的访学研究。
研究方向:亚波长表面等离激元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计算电磁学;2014年1月~2017年12月 主持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构造非线性时域有限差分法研究复合亚波长金属结构光二极管(项目批准号:61367005)。2011年1月~2011年6月在ERASMUS项目的资助下去西班牙加泰罗尼亚理工大学交换学习半年。
周鹏鑫,博士、副教授,化学化工学院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绿色有机合成,不对称有机催化及环境友好材料的合成。主持及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西北师范大学青年教师提升计划1项,中科院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1项。教学上主要承担本科生《有机化学》,《有机化学实验》,《专业英语》等课程。在Chem. Eur. J, J. Org. Chem., synthesis等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6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