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由国家语委“一带一路”汉语普通话推广基地(西北中心)和中国文字博物馆联合举办的《中国文字》陇上巡展系列学术活动,应我校国际文化交流学院邀请,中国艺术研究院书法院马国俊教授在我校逸夫图书馆报告厅作了题为《书法:汉字书写的文化自觉与学术依赖》的学术报告。
报告会上,马国俊教授从“书法的各种社会认同”,逐步引出了本次讲座的主题——书法:汉字书写的文化自觉与学术依赖,期间探讨了“书法的理性思考和深刻的书法实践、书法自觉”、“汉字的演变过程”、“书法发展的三个阶段与理论依据”“书法的文化信仰与学术期待”等一系列学术话题。马国俊教授为大家展现了书法进入专业状态后的研究深度:语言、审美、文化三者皆影响着书法。我们既要有在不同的时代要求下的审美的素养,也要对古代经典作品中的审美有所继承。此外,马国俊教授还为大家细细讲述了“书法的审美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不同标准及难度”,并且从“文字书写立场”和“康有为的书法理论体系”两方面探讨了“书法自觉”。同时,马国俊教授也通过大量书法真迹图片,让广大书法爱好者获得了一次难得的审美享受。报告中马国俊教授也提到了“中国文字博物馆的《中国文字》陇上巡展”,他表示:中国文字与汉字书写息息相关。这次的巡展是给大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去领略与学习书法和文字。而汉字书法艺术,则来源于书写,更要回归到书写。
报告会后,马教授寄望年轻学子和更多的人从事专业书法,也希望全民书写能慢慢走向成熟、形成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