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应教育学院邀请,香港大学教育学院白杰瑞教授来我校作了题为“美国的民族理论与社会理论雏形”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教育学院院长赵明仁教授主持。教育学院教师、研究生和院外专家一百余人参加了报告会。
报告会上,白杰瑞教授紧密结合18世纪后期以来的美国历史,生动呈现了戏剧家冉威尔(Israel Zangwill)的熔炉理论、人类学家格兰特(Madison Grant)的同化理论、哲学家卡伦(Horace Kallen)的异化理论、政治学家格雷泽(Nathan Glazer)和莫伊尼汉(Daniel Patrick Moynihan)的超越熔炉理论以及社会学家芬米奈拉(Francis Femminella)的冲突融合理论等。在介绍这些理论时,白杰瑞教授结合美国当前时事,并创造性地运用公式对这几个理论进行了比较。比如A+B=A(b)+B(a),A+B=AB,A+B=A(b)+b(A)。其中A代表主流文化,B代表各民族文化,a代表主流文化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b代表各民族文化对主流文化的影响。白教授指出,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主流文化与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共同发展,交融的方式除了主动的、和谐的交融外,还有两种文化碰撞所产生的交融,虽然方式不同,但最终还是完成了多种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报告会后,白教授就美国的族群理论与我国的民族关系、民族教育等问题同大家进行了热烈而开放的互动交流。